(1)阙党:地名。即阙里,孔子所居之地。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话。
(2)益:长进。
(3)居于位:这里指坐在成人的席位上。按照礼节,童子应当坐于旁位,不可与成人并坐。
阙党的一个少年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一个求长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又看他与长辈并排行走。这不是个求长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卫灵公篇第十五
本篇共四十二章,记述的内容比较广泛。在治政方面,孔子依然把统治者的德行作为强调的重点。这里,特别突出地表达了孔子对人民的认识观念,即人民处于被统治地位,人民又是一个永远不变的社会存在。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孔子逻辑地得出结论,如何正确对待民众,是统治者无从回避的问题,而社会是发展还是倒退,责任全部在统治者身上。实质上,这个问题仍可归属于“仁”与“礼”的理论范畴之中,只要统治者知礼行仁,其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德行方面,孔子特别集中地论述了君子的人格要求。在孔子理想人格的范畴中,君子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一种人格类型,它虽然不如圣人完美,但它是人们普遍可以达到的标准。因而在各个篇章,都可看到孔子的相关论述。无疑,君子首先要做到克己复礼,在这个大前提下,君子在立身处世方面还有许多具体要求。孔子所留下的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对君子的人格构想却全面而且严格。如何与人交往,也是本篇相对集中的论题。虽然内容较多,但恰如孔子总结自己的学说时所云:“予一以贯之。”就本篇而言,强调自我约束而求得社会的稳定有序,即贯穿在他发自各个角度的论说中。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1)。孔子对曰:“俎豆之事(2),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1)陈:即今“阵”字,军阵行列。
(2)俎(zǔ)豆:行礼仪时盛放食品的礼器。这里借指礼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