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在《信心铭》说“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人与人相
三祖在《信心铭》说:“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冲撞、过节、恩怨,一有爱憎的心,就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心态,甚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见,十分可怕。如果我们能依三祖所说,知善与恶而不纠缠、不分别、不计较、不存爱憎,学会不计前嫌,放下过去的恩怨,去除执善、执恶的妄念,超越善、恶,回到当下这一念,就比较容易看清自己的本来面貌。这正是惠能引导惠明“不思善,
三祖在《信心铭》说:“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冲撞、过节、恩怨,一有爱憎的心,就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心态,甚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见,十分可怕。如果我们能依三祖所说,知善与恶而不纠缠、不分别、不计较、不存爱憎,学会不计前嫌,放下过去的恩怨,去除执善、执恶的妄念,超越善、恶,回到当下这一念,就比较容易看清自己的本来面貌。这正是惠能引导惠明“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意。慧明因而成为惠能的第一位弟子。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
惠能曰:逢袁 则止,遇蒙 2 则居。
明礼辞。(明回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延伸阅读:
- 所谓“卜居”即通过问卜来指示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屈原被逐三[图]
- 卷八济水上篇的《题解》中已经指出卷七、八两卷虽然都以“济水”[图]
- 斩绝断遂为守门者古代多用断足者担任守门之职东音东方的音乐夏君[图]
- 鹰(lái)鸠指灰脸(kuánɡ)鹰鹰又称为鸠即灰脸鹰[图]
- “各国诸侯根本不考虑自己兵力弱、粮食少的现状却听信鼓吹合纵者[图]
- 大笑之据俞樾考证应作“大而笑之”大以之为大认为它大而无用笑嘲[图]
- 竦身耸身竦通“耸”“止柸治”句《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图]
- 三祖在《信心铭》说“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人与人相[图]
- 震卦第五十一[图]
- 众人闹闹嚷嚷簇拥着徐达也有吓他的也有劝他的一夜何曾得睡?徐达[图]